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2019年海口市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xxxx年海口市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xxxx年7月13至15日,在海口市教育培训院的组织下,我参加了海口市中学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区域骨干教师的培训。经过三天的培训,我接触到名师专家先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了小课题研究、课堂观察和历史课程理念等专业知识,名师专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学无止境的态度,更让我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精神,还是在专业提升上,获得一笔丰厚的收获。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自问从教以来,每年读了几本书?读了几本专业书?在大量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平板电脑和手机等方便、快捷通讯工具影响下,多少教师坚持纸质书籍的深阅读呢?据相关数据统计,仅有10%的教师爱阅读,3%的教师在上课之外不读书。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当下最要紧的可能不是有没有时间读书,而是想不想读书,即选择一种阅读生活。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阅读可能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是一种“浸润”。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坚持阅读,多阅读报刊、网络,能够让你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使你不落后于学生,同时能从时事、体育、娱乐新闻中找到与学生沟通的话题。阅读经典,会督促你不断地思考,无形中提升你的品位,为你的人格魅力增值。阅读专业书籍,会为你的教学添砖加瓦,提高专业素养。除了之外,教师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学生,只有爱阅读的教师,才能教出爱阅读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把阅读作为终生事业来做,坚持阅读,坚持终身学习!
在培训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做研究的重要性。在教育这片天空下,闪耀着多少璀璨的星星!“至圣”孔子、“亚圣”孟轲的光辉形象,犹在眼前;陶行之、叶圣陶的灿烂思想,永驻丰碑!易中天、王立群和纪连海等名师风采,光辉夺目。可是,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他们是榜样,是楷模,是遥不可及。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备课、上课、改作业就是全部。我们只能做普通的教师、合格的教师,能不能搞研究?能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呢?不行,没有时间、能力不够……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如果认为,该做的做了,该说的说了,上完了课就万事大吉了,没有必要写什么反思、案例,那么这样的老师不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那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学习型的人民教师呢?首先,思想上,要坚定做终身学习者的信念。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进行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其次,角色上,要完成从传道者到研究者的转变。教师在重新定位角色时,从之前的知识传授者到学者、专家时,明显会感觉到知识储备量、实践经验、理论内涵等方面的不足,对于相当数量的教师来讲,完成这样的角色转变,从根本上改革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也是一件十分复杂十分痛苦的事情,压力是很大的,但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衡量的标准毕竟高了。在这种高要求之下,教师只有一种正确选择,那就是积极应对,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知识、会研究、创新的教师。最后,方向上,要把有益的经验提升为理论,方式上,要掌握和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套路。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需要长着一双善于发现、善于质疑的眼睛,在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地有新思想、新创意、新建议,还要敢于创新,大胆尝试。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掌握和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研究的方法是很多的,诸如: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们总有一天是会成为一名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的。
在讲座中,我深刻地理解了历史课程基本理念。一、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造型学生。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三、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四、历史新课程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设计原则,重建历史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仍然有几点顾虑,需要得到同行的帮助:初中新课程历史课内容繁多,想说爱它确实不容易。如何处理问题:(1)、教学内容的处理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