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校本课程石笋文化公园相关材料

第一单元名胜古迹

第一课石笋文化公园

一、教材分析:

泉州石笋文化公园,以石笋等古迹为名,是一座集文化、生态、宗教与休闲为一体的城郊公园。整座公园自然风光优美,文物古迹既有历史积淀又有地方特色。按功能划分为两大区域,即:宗教民俗历史文物区和自然生态景观区。公园的建设,凸显了古老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风光怡人的生态公园,大大改善了笋江两岸人居环境,提高了中心城市品位。本课主要从自然风光和文物景观两个方面来着重介绍石笋文化公园。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石笋文化公园的建造特色,引导学生体会公园建设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

2、通过学习让学生领略石笋文化公园旖旎风光,感受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浮桥。

3、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游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三、教学建议:

石笋文化公园所处位置,多数学生游览过,教学本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谈话交流入手,将学生的交流与课文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石笋文化公园的建造特色,引导学生体会公园建设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游览,让学生领略石笋文化公园旖旎风光,感受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浮桥。

四、相关连接:

1、石笋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新门外龟山西麓。由7段大小不同的花岗岩叠垒而成,高约4米,圆锥体自下而上渐细而尖秃,底座有斜线纹雕饰,石面雕琢粗糙,造形奇特古朴。石笋据府志记载:石笋系竖立在自然岩石上。因此在拆除并清理地下土层时,应清理到见岩层为止,并将四周的铁护栏拆除,改用石杆,同时适当扩大护栏范围。

2、甘棠桥、棠荫桥、龟山桥

据《晋江县志》记载,“三桥庆元四年僧了性重修”。庆元四年即1198年,三座桥历史距今已有800余年。三桥也是近两年才重新翻建,据说翻建时曾利用原来的桥墩和旧石料,力求“修旧如旧”,不过现在看来,三桥的桥面都比较新。其中甘棠、棠荫两桥颇近,均为拱桥,附近有古榕数棵,桥名如何得来已不可考;龟山桥则以古代石笋所在的龟山为名,此桥为平直的石板桥,从公园内小径通往泉郡接官亭,长近百米,长度为三桥之首。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