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谈新课标初中化学实验课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谈新课标初中化学实验课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池北区第二初级中学宋玉梅
论文摘要: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将化学实验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互相补充,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不愿观察实验的习惯,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创新探究实践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科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非常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变了教育活动中信息的呈现方式,使得我们有了把许多教学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工具,这一切最终都需要教师去实现,实践中,我发现要上好实验课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上好实验课,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照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将实验所不能展示的现象和微观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所以,要做好实验课就要做到:
1.转变教育思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尽管也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明白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何处等等。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看,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这就可以在实验课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化学实验表面的现象深入到实验的本质,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运用信息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寻找与此有关的信息、材料、影像,信息技术也就成为了学生和教师通往化学实验深层的有效通道,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标》实施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师单独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在此复杂的实验,获现象不明显,步骤繁琐的实验都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出来,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纠正试验中不良的习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