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读书会共同成长平台

各位群友、读书友,大家好!我是郑州市管城区春晓小学的老师贾慧娟,网名:独上兰舟。很高兴群主给我提供了这么一个特别的、珍贵的平台让我和大家交流。我今晚的话题是“读书会,共同成长的平台”,主要是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这三年来在带动家长朋友读书的情况,是抛砖引玉期待大家找到更好的方法,也是想在咱们这个读书人聚集的群里,能给我们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意见。
一、读书会成立的缘由
我是一个教龄28年的老教师了,也是有一个二十一岁儿子的妈妈,无论在工作还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读书给了我太多的不一样。学习,读书,是一个常谈常新、是一个不老的话题。
现在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终身学习”。这个词“终身学习”既是一个口号也应是一种精神追求,最需要读书的人群是教师和家长。作为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作为家长都是没有经过“学习”就上岗的,孩子成长的过程又是千变万化的,存在无数的变数、可能性。没有学习怎么有好的教育效果?这两个身份的人的学习,不仅仅是自身素养的提升,而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孩子,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几代人,他们的知识水平,教育理念、家教方法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前途。
学习有许多种方式,可以系统学习,可以听专家讲座,可以上专题的课程,可以参加时尚的工作坊体验等。现实是,有的是因为时间不能保障,作为家长多数都有工作即使是全职妈妈,大块的学习时间恐怕也很难保证;
有的是因为培训机构培训费用,过高的培训费也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轻松承担的;我每每看到少则四五千,多则上万的培训费,我只能羡慕,很想上,还是有点上不起。有的是专家的讲座固然很好,但是多数专家只是偶遇一次,多数讲座都是理念的唤醒,核心内容基本一致,一年听一次两次的讲座,收效不是很大,只靠学几个方法,听几次讲座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专家的课其实都是系统的,偶尔的请人家来一次,你说他们能讲什么,讲的都是表面的、概括性的、或者是首篇理念的。
思前想后,我们的家长太多是收入一般的,他们没有太多的资金可以供学习家庭教育,可他们还想学习,有人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我不富有。但是,我也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就从力所能及的开始吧。究其种种,真正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最经济、最实惠、最能满足不同人不同需求的方式就是读书!读家教的书!不只是亲子阅读,是家长也读读自己该读的家教书,补补怎么当父母的课。读书,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读书,开阔眼界,可以学习不同专家的理念、可以从更多家长的育子经验中形成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当读书成了习惯,持续的学习必定带来家教质量的持续的提高。
“一个人走路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路可以走得很远。”带领父母一起读书、讨论、交流、分享应该是最好的形式。于是,在xxxx年的10月我组建了“智慧爱”家教沙龙,不知不觉从沙龙发展到现在每月有主题阅读的“智慧爱”家教读书会已经三年了。
二、读书会里我们的成长
三年在人生的历程中很短,三年带给许多人的变化却是量变到质变。
有这样的问答,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
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刚才也有朋友说,读书,照搬,不如认识自己的孩子。
其实,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孩子,读书是为了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读书是为了从别人的育子经验中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还是学习吧。
生搬硬套,教条主义,不是我们提倡的,孩子是灵动的,有生命的。读书的目的是少走弯路!少些摸索!孩子一天天在成长,不从书中提前学习,怎么能赶上孩子成长的速度。读书的人也是活的。
是的,只要读书,你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在翻看过去看过的家教书时,书上有勾画,有感悟的随笔,我猛然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正确方式方法其实就源自书中。因此就更坚定了带领大家读书的信心。书读了,即使你感觉没有记住多少具体的内容,可是你相信我说的,那些书中的某一句、某一段、某一个观点已经内化在你的思想中了,你会不自觉地实践。也正是由自己的这个发现吧,我深切感受到,读书,读家教书带给的收获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