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初中学生管理反思管是为了不管!

究竟何为管理?目前尚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符合管理学的特质,毕竟作为一门针对人的学科,真的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作为教育管理学,它的目标应该是有其指向的,虽然可能若隐若现。
而这一指向,我想可以套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转述成“管,是为了不管!”管,是为了不管。它的最终目标指向的是学生的自主发展,自立成才,最终自强不息。任何人的成长最强的动力应该都是来自于自我内心对更优秀自我的期待。这可能比“皮革马利翁”效应产生的影响更有力。因为它指向的是人本身,而不是用外在的东西牵着他的“牛鼻子”有路。
管,是为了不管!它的过程形成也有其内在理路和逻辑的。这里的“不管”,不是放任不管、不管不顾,而且经由“多管齐下”以后形成的学生自发管理。七年级的时候,我会带领着孩子们站在台前,甚至在刚开始都是我站在舞台的中央,因为我觉得他们需要示范,才会做得更好。但是,如果他们仅仅满足于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甚至连老师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都做不到的话。那么,这样的孩子的未来是值得忧虑的,因为他缺乏主动性,更不用说发展规划了,他连自己的定位都不清楚。
所以,八年级,更多的是需要老师逐步淡出学生视线,但学生必须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你去观察没有你,学生是否也能做得很好。很多时候,班主任都会对家长说,一定要放手,孩子能做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做。可是当你对他们付出大量心血,尤其是你带领他们取得大量荣誉的时候,让你对学生放手成长,你也是难以割舍,一方面是情感投入之深,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有受挫感。其实,这对自己也是一个磨砺的过程,你在观看的时候,不论孩子做得怎样,都有助于你跳出来看你培养的孩子的问题,也能让孩子们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毕竟“体验”在教育中应该不仅仅是作为名词,更应该是动词,贯穿德育和教育的始终。就如同八年级开学初的“综合素质实践活动”,奇观六班的奇才们没有我,照样做得很不错,虽然其中有争执,也有因队旗两次倒下而被教官撕掉的惨痛经历,但是当看到第二天凌晨五点半在操场整装待发的全体同学,他们是想要“赎罪”,用自己的努力赢回队伍的旗帜。你这时候内心会觉得放手和挫折,有些时候未必不是好的经历,虽然他们站队之后,话不少,嬉闹不少,但至少他们每一个住宿的同学都到场,就是一堂生动的团结主题班会课。
管,是为了不管!强调的是管理的目的,但方式方法一定也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毕竟没有万能的教育,更没有万能的管理。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