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班主任开好家长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长会则是家庭、学校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班主任联系家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家长了解学校管理教育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好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开好家长会呢?
首先,把握好开家长会的时机
家长会必须是在班主任长期观察和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并发现有关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召开。比如,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想行为、交通安全、文明礼仪以及智力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等方面的问题,分别召开相应的家长会,一次一个主题,内容集中,使家长会开得深入,进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对突发性事件应及时处理,不应该受固定时间的限制。
其次,确定好家长会主题。
家庭教育是依附于学校教育而存在的,学校教育起着不可取代的主导作用。所以在家长会上,作为学校教育代表的班主任,必须使家长在此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寻找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作为班主任要围绕本班学生的实际制定出一个较为长远的教育计划,比如本学期要召开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有个通盘的打算,从而避免了盲目性。
第三、家长会具有交流性。
家长会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学校家长双方相互结合,共同寻找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方法。所以家长会就应该变教师一言堂式为研讨交流式,让家长说一说孩子们在家里的表现,说一说家长在家里通常采取什么方式教育孩子,从而使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和家长,并由此明确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手段,开展什么样的活动等。另外,还可以让一些有心得体会的家长现身说法,给家长们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机会。这样,通过交流,教育者双方便在教育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增强了教育合力。
老师有意识地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家长甚或学生,让他们成为家长会的主角,这样家长们可以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转变对孩子关注的角度,有机会倾听其他家长的教子经验与困惑,还可以有机会与孩子面对面地交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评价班级的教育工作。这些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可以增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家长对老师重新了解与认识,也对自己的孩子全面了解,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尽收眼底,并学会因材施教。
家长会上,要设法调动家长积极发言,从中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个性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就家长提出的意见,做出合理的说明,表明态度。对有共性的问题,与家长一起商讨。如怎样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把教育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上进心的有效方法有哪些?教师和学生家长各应做哪些工作?怎样做到身教与言教的结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校、家庭育人环境等等。其目的在于把关注学生健康
第四、注意几个小细节
设计一个温馨的通知
精心设计的邀请函说明了会议的主题。它们不再是往日学校、教师板着脸对家长下的命令了。教师要在会前通过这张温馨的通知把家长会的内容告诉家长,让他们有备而来,而且时间还可以有弹性。
布置一个温暖的环境
家长会一般都是在教室里召开的,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室环境的布置和学生一定时期的学习生活有关,所以在这样的场所开家长要注意环境的布置。首先,环境的布置要围绕家长会的主题,其次,要让家长能有东西看,比如可以在教室的走廊和四周布置起学生的作业、手工作品等等,家长既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校园生活,也可以和同班的其他学生相比较。
当然,这样的环境应该是温暖的,还要提醒的一点是,在教室里开家长要拉开座位间的间距,特别是低年级的家长会更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家长的身材、体形总比自己的孩子要大一些,如果不注意调整距离,那么整个家长会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因为感觉“挤着”难受而坐立不安。如果为了方便交流,使家长不产生压抑感,可以把桌椅排成半圆型,这样既让家长有积极参与会议的愿望,又调整了座位与座位之间的间隔,让家长感觉更自由些。
注重一个衔接的教育
召开家长会,要考虑这次家长会与上次家长会(甚至上几次家长会)所讲内容的衔接问题,看上次家长会制定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次家长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千万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让家长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