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让课程游戏化在体验活动中发挥独特教育潜能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让课程游戏化在体验活动中发挥独特的教育潜能

现代幼儿心理发展理论揭示,体验学习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幼儿必须在特定的生活和学习

情境中通过生活具体地、多种感官参与来进行学习。如果缺少了动手、动脑、动身的机会,就不

可能有真正的有效学习。因此,幼儿的学习与亲身体验是分不开的。对于幼儿来说,体验是他们

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对事物、对人都倾向于采用体验的态度。荷兰文

化人类学家胡伊青加曾说过:“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何以幼儿要愉快的叫嚷?这是一种被抓住

、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颠倒的心理状态。”幼儿课程教学游戏化尤为突出地表现出了体验的特征

,课程游戏化就是一个让孩子体验的世界。在这里,充盈了幼儿自身的生命,他们尽情、忘我、不

知疲倦,他们不为任何其他的目的,仅仅是在游戏中充分地学习和享乐。

“孩子认识世界有其独特的方式,在幼儿的世界中,不健全的逻辑嬗变以一种诗性的逻辑,不完

善的科学演绎为想像的艺术。”孩子正是以这种“融合式”的认识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这种“融

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外化为幼儿的体验活动,即在各种游戏中获得体验,提升经验。因此,我

们要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我们的课程,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式游

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

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活动。

一、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身临其境的体验环境、过程和结果,成为活动中的主人翁,自主生

成小的主题活动。

幼儿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现代幼儿教育呼唤体验教育,体验强调的是个体的亲

身经历,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因为只有亲历亲为,才能形成一定

的经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充分发挥幼

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让幼儿通过实践来认识、体验

周围事物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使幼儿在体验的基础上来构建知识、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提升经验

,让幼儿更多的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社会,从而养成自信、合作等良好品质,让幼儿充分

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有力推进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挥,最终让幼儿感悟到体验的快乐,为幼儿的

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和体验活动,使教学游戏化。教学活动游戏体验化在设计上有

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体验活动,游戏体验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

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找小猫”、科学游戏“吹泡泡”等等;

另一种是游戏体验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

用体验的方式导入活动:科学活动《瓶子与盖子》中,可以让幼儿端着盛满水却没有盖子的瓶子

,谈谈自己的感受,了解瓶子和盖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应性,从而体验到了盖子的重要性,进

行自然而然的教学活动。幼儿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经验比教师一味的说教要的深刻

许多。同时也可把某些体验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健康活动《明亮的眼

睛》中,在活动中幼儿已经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和作用后,教师可引导幼儿闭上眼睛进行体验活动

,进一步感知眼睛的重要性,从而很好的保护自己的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及萌发帮助

盲人的美好情感。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体验活动来组

织、渗透在各个教学活动之中,以提高教学活动游戏化的进程,使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当然,幼儿也常常用自己喜爱的体验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中角色、情节的理解,从而

生成新的活动体验。这类体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动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体验,比如幼儿学习故

事《小蝌蚪找妈妈》后,在体验游戏中常常变身为小蝌蚪的形象,感知故事内容和顺序,了解小

蝌蚪的生长过程;另一种是情节性较强、内容丰富、角色较多的主题游戏体验,比如文学作品《

老鼠嫁女》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于是围绕老鼠和猫两家发生的故事为体验线索,在教师的带

领下生成了的各自不同的主题游戏。

  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幼儿常常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参观社区环境,了解社区周围的设备、

设施,如参观医院、邮局、银行、超市、菜市等,这类教学体验式活动是幼儿生成角色游戏的又

一条渠道,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在游戏体验中表现出来

体验活动充分注重了幼儿的感受,感觉,感知,而老师也转变为孩子“学习”中的大伙伴,合作者。

只有当幼儿放开手脚全身心投入到体验活动中,“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一种束缚,

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才会有意义,有价值,实现教育目标才不会是

空洞乏力的,幼儿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才切合实际。所以,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

还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去寻找适合幼儿学习的新途径,让孩子们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翱翔,让他

们自己去领略人生的乐趣,感悟生命的真谛!

二、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设身处地的感受角色、体验生活,推进社会性良好的发展。

区域活动是集体教育的补充和调整,也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它

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操作和探索中,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客观事物

。我们在每个主题活动开展时,教师根据主题内容创设相应区域,投放一定材料,创设良好的游

戏环境,并设计出游戏角色分明的角色标志牌,让孩子在集体活动后有机会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既巩固已有的学习经验,又让幼儿切身体验了课程的自主性,也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了很好

的机会,最终促进每个孩子快乐、均衡地发展。游戏性体验是指儿童作为主体,在各种游戏中产

生的对活动的主观感受和内部心理体验,他影响着儿童对游戏的态度和评价。根据这一理论基础

,我们在教室里布置了许多特色区角,比如:医院、餐厅、剧院、理发店、娃娃家、肯德基等,

老师们就利用家长提供的各类废旧物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区角所需的精美手工作

品,丰富区角的游戏材料,为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切身的感受和交流游戏内容做好了充分的准

备。孩子们每天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使他们有机会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体验,懂得一些相关

的常识,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这个活动不仅让教室变得更加漂亮可爱丰富有趣,孩子们也收获了

不少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及快乐。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每次接宝贝放学,小家伙都会邀请妈妈或

阿姨,跟他一起玩扮演游戏,十分开心,家长们来看了也是啧啧称赞。

此外,在区域游戏中,教师也要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带领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帮助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获得新的游戏经验,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在区域美工

活动“蛋壳贴画”中,教师以这样一段话引入体验活动:“我们今天要到熊妈妈家做客,但熊妈

妈家的路特别不好走,坑坑洼洼的,我们怎么办呢?”进而引出“帮熊妈妈铺一条路”,让幼儿

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在“小小欢乐谷”的表演区域活动中,教师还经常会根据各种活动的需要

,带领幼儿把身边的环境一会儿体验为大海,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一会儿又体验为草地,小

鸡在草地上游戏。这种天以内的方式对年龄越小的幼儿运用得越多。在这类活动中,教师较多地

利用了表演体验的因素,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区域活动的教育效果。在这种体验式区域

游戏的互动中,老师和幼儿成为了朋友,相互交流,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在互动中学习友好相

处、合作的规则,他们在活动中自由分配、承担任务,他们有的选择表演,有的选择设计,每个

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形成了热烈的幼幼互动局面,气氛活跃。

三、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变身游戏角色,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机智、勇敢、自信、团

结、互助等良好品质的提升。

在户外活动中,以假想的体验方式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

体验。一种是对角色的假想体验,如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经常以动物妈妈的身份出现,而小朋

友们则是动物妈妈的好宝宝。另一种是对情节进行假想体验,并以此来串联活动的各个环节。在

活动中教师以假想一些情节体验,吸引幼儿参加活动。

今天的户外活动,我组织幼儿一起玩了赛龙船的游戏。在活动一开始,我先幼儿自由的尝试几种

具有创造性的游戏如:让幼儿两人从两边同时走独木桥,让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走过小桥,而且

自己和对方不被挤到桥下。还让幼儿拿一张报纸变成一个“连体人”一起向前走或跑,尽量不让

报纸撕开,通过两个游戏激发幼儿之间的合作意思,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接着在游戏中我引导孩

子们看了赛龙舟的视频,知道了这种民间特色活动的意义,并引导所有的幼儿以“龙舟号”的角

色身份体验在整个活动之中,我将孩子们分成了三个“龙舟”,分别发放道具,引导孩子体验团

队合作的重要性。活动中我没有进行比赛,更没有相关的说明和要求,但孩子们也乐在其中,通

过自主的探索体验,尝试失败后的成功,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友好的合作,真正体验到了

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带来的快乐。就这样,幼儿们在赛龙船的游戏中,玩得兴致勃勃。后来我将

“龙舟”的道具拿下来,又引导孩子们进行创新式的游戏,只见孩子们几人一组,后面的小朋友

搭在前面的小朋友的肩上,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一排排的龙船就好像一条长长的巨龙,龙腾虎

跃的欢舞着,就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玩着赛龙船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同伴

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而且还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们在游戏中充分体验

了成功的快乐,和愉快的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们在游戏中即玩得开心,又学得开心。此

外我们还延伸这种体验游戏,请来了孩子们的家长也参与到“龙舟号”的活动中来,并增加了活

动的难度,进行了障碍游戏活动“躲山礁”,以此来增进亲子的情感,进一步体验了活动里中要

不怕困难,努力克服困难的简单道理。这种体验式学习方法有别于传统游戏,它不以胜负为目标

。参加者必须暂时放弃自己的身份,抛开年龄的界限。通过参与、身体力行,培养团队精神,学

习有效沟通,拉近距离。户外体验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这种

体验式的游戏,幼儿只有在各种体验活动中才能尽情大胆地参与同伴、师生之间的交往,才能使

他们的个性、社会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根据院所特点带领幼儿进行农家乐游乐基地体验活动,那里是孩子游玩的乐

园,那里是孩子们知识的海洋,那里是孩子们体验的天地。在那里,孩子们可以亲自接触农田、

农场,进行各种体验活动,如:磨豆浆、压水井、做灯笼、抓鱼、烧烤、拔河、播种、采摘、收

割、放风筝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孩子们亲身感受了各种劳动,体验了劳动的光荣,懂得了只有热

爱劳动,才会有美好的生活。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增长了科普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

逐步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自信。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空间,让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嬉戏的舞台,让他们展示儿时的风

采;给孩子一个求知的启迪,让他们全心全意深究自然界的神秘。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

乐的学习,体验式学习的乐园。我们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应该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

,让孩子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的体验之中。总之,幼儿园课程建设要立足生活化、游戏化,

体验化,让孩子们真正的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快乐的成长。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