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工作心得 内容页

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小班幼儿注意力

文章来
源学科吧课
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小班幼儿的注意力
问题的发现 一个歌唱活动《小花狗》,老师采用师生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逐步熟悉歌曲,并伴以身体动作,幼儿学习得很认真。在接下来的游戏环节中,老师在前面边走边唱,幼儿在后面跟着和老师对唱,当幼儿在唱完最后三声“汪汪汪”时,老师追幼儿跑,被抓的幼儿就变成肉骨头在旁边休息。可是没玩一会儿,开始有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了,有的到处爬,有的被抓住了也不想变成“肉骨头”还是继续疯跑。
问题的分析 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听到音乐时的专注,对音乐显示的热切平繁的身体动作反应,很小就会喜欢发声的音乐盒、各种乐器的声音,两岁左右渐渐成为有反应的音乐听众,到自己能唱会跳,在整个幼儿期间,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方式多种多样,跳跳、玩玩、画画、唱唱等。其中游戏化的音乐活动最适合小班幼儿,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差,对游戏规则意识薄,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比较零碎,而且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问题的初始调查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参与活动的方式。特别是小班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了明显的优势,新颖、强烈的游戏性活动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他们的注意也很容易被其他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也更容易转移到新的活动中去。例如上诉的音乐游戏的例子一样,让老师哭笑不得。
问题的归因 老师在指导小班幼儿进行音乐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要随时根据幼儿的反应来调整教学策略。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其他刺激太强烈:小班幼儿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加上他们注意的稳定性较低,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影响。如:在歌唱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中,开始部分小动物律动,由老师邀请大班的几个哥哥姐姐扮演小动物带上头饰边唱边表演,小朋友一下子被漂亮的头饰和哥哥姐姐吸引住了,以至于在后来的学唱环节中他们时不时到处张望,想看看老师摆在桌子上的头饰,而无法将注意集中在应该注意的地方。
2、过度疲劳,提不起兴趣。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三至五分钟,虽然幼儿会对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可以稍微较长时间的注意,但是总体来说他们注意的稳定性还很差。一旦教师组织的音乐活动时间过长或没有新鲜有趣的教具刺激或教学方式变化不大,那么孩子就会疲劳。起初表现为对活动没精打采,随之注意力开始涣散。
3、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求不明确:有时老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具体,或者活动的目的不能被幼儿理解,也是引起幼儿注意力涣散的原因。如:《我爱我的小动物》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模仿四种小动物的叫声,活动的旋律难点是同音重复333555,歌词难点是四个小动物的顺序和相应的叫声。在学唱环节中,老师对小朋友说:“让老师来听听,哪只小动物唱得最好听!”这句摸棱两可的话并没有给孩子过多的刺激,老师即没有告诉幼儿“唱得好”的标准是什么,也没有提示幼儿在旋律或歌词上应该怎么处理。所以幼儿在唱了几遍后开始左盼右顾,注意力动摇,影响积极地从事活动。
4、幼儿的注意力不善于转移:小班幼儿的注意转移品质还没有充分发展,因而不善于依照要求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注意。如音乐生活游戏《漱口歌》,老师先让幼儿完整的听以便音乐,在第二环节中老师意图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歌词内容,所以出示小花杯演示漱口,由于老师的动作夸张有趣,马上就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可是接下来没有任何过度或语言上过多的引导就开始学唱新歌,使幼儿仍受到老师刚才生动表演的影响,注意难以迅速转移到学唱环节上去,因而还“惦记”着前一活动,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反映,甚至叉开了话题。
行动方案
(目标、计划
1、根据小班幼儿的注意发展的年龄特征,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教具及环境创设要把握尺度。
2、活动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紧密相扣,合理分配时间,灵活机智的调整教学策略。
3、制定音乐教学常规,培养良好的参加活动的注意习惯。
4、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避免单调枯燥的强化训练。
5、提高教学质量,及时对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避免幼儿过多时间的等待。
实施记录
(案例)
1、小班律动《兔跳》教学,目标是引导幼儿随音乐模仿学跳“兔跳”。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孩子对小白兔非常熟悉,所以兔跳动作幼儿学得比较顺利,模仿老师的节奏也比较准确。但是不出我的所料,没跳一会儿就有孩子开始乱跳了,又加上小班幼儿爱模仿、随众心理强,看到别人这样也就跟着学。我马上调整了教学策略引导孩子创编小兔子不同的跳法,还鼓励想法独特的“兔子”来教教别人,这下子他们的注意力又重新被我吸引住了。
2、从这次活动中我得到启发,于是重新设计活动。活动基本流程:引发兴趣——尝试学跳——创造性地模仿提高。将幼儿学习和表演欲望激发起来,环节安排紧凑,不再让幼儿有虚度的时间。
3、同时在今后的活动设计时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入手,使幼儿在活动中保持良好的情绪,能够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参与活动。


问题的延续

如何使孩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从头至尾保持高度的兴趣,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自我评价与反思 1、首先要善于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虽然小班幼儿很喜欢跟着各种音乐忘我的手舞足蹈,但是他们的这种兴趣不持久易转移。所以老师应保护好幼儿的兴趣萌芽,不断的给予满足。
2、引趣。让幼儿多接触各种音乐,并且把音乐渗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样即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又可在潜移默化中强化音乐教学常规。
3、激趣。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利用适时直观的教具、大胆巧妙的提问、新颖有趣的表演、正面表扬激励和鼓励幼儿不断创造。
4、增趣。创设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以游戏贯穿活动。

文章来
源学科吧课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