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读后感 内容页

“天下第一清官”张佰行一文之读后感

  “天下第一清官”张佰行一文之读后

  读书思廉应有选择的读。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高尔基在其自传体小说《在人间》中写道,“书籍使我变成不易为种种病毒所传染的人”。他说的正是读书思廉这种书,这类书能让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近,阅读一篇有关党风廉政的文章《“天下第一清官”张佰行》,使我受益匪浅:在清康熙年间,张伯行步入仕途。他做官虽晚,但他任官始终忠于职守、克勤克俭,因而声名闻于天下,不但康熙皇帝对他多次表彰、擢升,百姓也称赞他是“天下第一清官”。

  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体现,是我们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和根本动力所在,所以,也是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特别强调特别牢记的一句话。

  在康熙四十二年,张伯行授任山东济宁道,当时正值灾荒,人民流离失所。他就让人从家中运粮食救济灾民,又捐出几船钱帛分发给百姓。到任后立即开仓赈济,帮助百姓度过难关。为此,他被指控擅动仓谷,应该革职问罪。张伯行认为“仓谷为轻,民命为重”,据理力争,最终使上司免去了给他的处分。做官为民是张伯行始终坚持的原则。

  我们敬爱的温总理也是这样做的,每逢哪里发生急难险重灾难,总见我们的总理不顾个人安危、劳累冲在一线工作,因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这次他主持召开的灾后重建工作会上,他所强调的今后的抗震救灾工作重点放在九个方面,我们看到,这里的每一个方面,都无一不是以“人民利益”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而且越是人民群众生命、生存、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问题,他越是特别强调,越是放在首要位置加以安排解决,因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相反我们有些个别党员干部,一旦混上个一官半职,整天处在各种应酬中脱不开身,哪来时间想民;哪来时间读书,三杯酒下肚,已然迷迷糊糊,哪里想的进去,哪里读得进去。除非上头组织活动,要查看读书笔记,才对必读书目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与之相比,差之千里啊!

  二、为官清廉,做国家栋梁。

  我们应向张伯行学习,他对腐败风气深恶痛绝,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拒绝送礼。不但如此,在任内他还尽力革除地方弊病,整顿吏治,因而得罪了总督和巡抚,常受到他们的排挤。而康熙却说“朕听说张伯行居官清廉,是个难得的国家栋梁之才,你们却不举荐!”康熙当场破格升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在福建巡抚任上,张伯行兢兢业业,明察秋毫,抑恶扬善,造福百姓,使得全省风气大变,官清民乐。

  当代的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宋鱼水和李友星等优秀共产党人,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为官清廉,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不仅要向他们学习,而且要多读好书,对书本内容咀嚼消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读书受益,而不是读书受害。看到书中名言警句,笔录之,心思之,脑记之,身行之;看到书中廉洁人物,照照自己,寻找差距,扬长避短;看到书中腐败典型,常思贪欲之害,多想想教育培养自己的党和人民,多想想辛勤养育自己的父母双亲,多想想厚爱自己的妻子儿女。读书最忌“思贪”、“羡腐”,看到腐败分子穷奢极欲、花天酒地,心理失衡,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后继”者学贪官的结果,虽然可能比“前腐”者手段更隐秘,却仍免不了与“前腐”者一样覆灭的结局。

  总之,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良知和责任感构筑起一条坚强的廉洁从教的思想防线,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才能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全面提高自身修养,才能为推进教育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TAG标签: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