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09届高中毕业班地理尖子生笔记4

第十七章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位置:东亚太平洋沿岸
面积:960万km2(陆)总共1300万km2
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
四至南--曾母暗沙
西--帕米尔高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二、疆界
陆疆--2万km(鸭绿江口~北仑河口)
海疆--1.8万km(弯曲)
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三、邻国
陆:15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越南、老挝、缅甸)
海: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四、位置优越性
⒈跨五个温度带:农作物有栽培场所
⒉受海洋影响大,东部降水丰沛
⒊与各国友好往来,海上交通
五、三级行政区划
23省
省、县、乡5自治区
4直辖市
2特别行政区
全称
表格简称--(河、山、历史……)
行政中心
形状
第十八章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⒈世界第一13亿占全球1/5以上
人口密度(人/km2):130人/km2
⒉分布最大:苏、鲁、豫、台
东部稠密(分界:黑河--腾冲),西部稀疏
最小:藏2人/km2
二、民族(多民族)
⒈汉族占92%
⒉少数民族(55个)8%
①人口>100万(18个)大杂聚,小聚居
东北
②分布西北
西南(云1/2)
三、华侨
老华侨
新华侨
侨乡--粤、闽(许多地方)
第十九章地形
一、主要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青藏高原4000~5000m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高原+盆地1000~2000m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平原+丘陵<500m
渤、黄--全部
大陆架东--大部分
南--小部分
山地
高原
⒉地形复杂多样盆地
丘陵
平原
⒊山区面积广大:2/3
⑴有利于夏季的暖湿气流向西深入
阶梯分布优点⑵西部大河源头,大江东流,沟通交通
⑶蕴藏巨大水能资源
二、主要地形分布
⒈东西走向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走向
山脉
青藏--高柴达木盆地
⒉四大高原内蒙--平、干、广
黄土--黄土厚、广、破碎
云贵--崎岖、多"坝子"、喀斯特地形
最北:准噶尔干
⒊四大盆地最大、干:塔里木
最高:柴达木
最低、湿:四川
最大、高:东北平原<200m
⒋三大平原二大:华北平原--广、平<50m
三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50m
辽东
⒌三大丘陵山东
江南(最大)
第二十章气候
一、气温
⒈一月气温:南北温差大达50多度--纬度
等温线密集--冬季风
0℃--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⒉七月气温:南北温差小,仅10℃(除青藏高原,全国普遍高温)
最热--吐鲁番盆地--"火洲"
最凉--
⒊温度带
寒温漠河
中温长城、天山以北
暖温秦岭、淮河以北
亚热北回归线以北
热带北回归线以南
二、降水
⒈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夏季东南风带来降水
800mm线--同0℃等温线
等降水量线东北--西南走向
⒉四个干湿地区
干湿地区年降水量植被
干旱<200mm荒、漠牧、绿洲
半干旱200mm~400mm草--荒牧
半湿润400mm~800mm森--草旱作
湿润>800mm森林耕作
三、气候特点复杂地形
⒈气候复杂多样5温度带
4干湿地区
1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
温带季风
⒉季风气候显着--海陆热力差异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季风源地风向性质
冬季风西伯利亚偏北风干、冷
夏季风东南太平洋偏南风湿、热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②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③夏季风北上
⒊灾害性天气
①寒潮
②台风冷空气过强,暖空气弱,南涝北旱
③水旱灾害
冷空气过弱,暖空气强,南旱北涝
自然
④沙尘暴--北方过渡放牧
人为
毁林开荒
第二十一章河流和湖泊
一、外流区域;内流区域
二、主要外流河--三大洋水系
三、湖泊
⒈咸水--青藏高原(青海湖、纳木错)
鄱阳湖
洞庭湖
⒉淡水--长江中下游太湖
洪泽湖
巢湖
四、外流河水文特征
汛期水量含沙量结冰
南方长大小不
北方短小大有
五、长江
⒈源头--唐古拉山:各拉丹冬
⒉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三峡、长江中下游平原
⒊流经省(区)11个:青、蜀、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⒋流入海洋--东海
⒌长度--6300㎞
⒍主要支流--汉江
上:多峡谷、多支流、水能丰(源头--宜昌)
⒎分段中:多曲流(荆江)、多支流、多湖泊(宜昌--湖口)
下:江宽水深(湖口以下)
⒏利用:航运、灌溉、养殖、旅游、水力
⒐治理:上、中:水土保持;下:疏浚河道
六、黄河
⒈源头--巴颜喀拉山
⒉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⒊流经省(区)9个:青、蜀、甘、宁、蒙、晋、陕、豫、鲁
⒋流入海洋--渤海
⒌长度--5500㎞
⒍主要支流--湟水、洮河(70%水)、汾河、渭河、
上:多峡谷、多支流、水能丰(源头--河口)
⒎分段中:多峡谷、多瀑布、多泥沙(90%)、多支流(河口--旧孟津)
下:"地上河"(旧孟津以下)(泥沙:16亿吨/年)
⒏利用--灌溉、养殖、水力
上游--建水库、植树
⒐治理中游--(关键)泥沙--植树、种草
下游--加高加固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