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语文评课稿-《古诗两首》评课稿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

《古诗两首》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创新,实现了古诗教学的三大突破:

一、主题凝聚、资源整合,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纵观全案教程,一去传统的“逐首教学”“逐环教学”模式,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以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为主题,将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

二、比照参读、因果索解,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本案精读古诗两首、略读古诗一首,精读的两首古诗,从内容上比照,不难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权贵寻欢实为遗民苦盼之因,反之,遗民苦盼必为权贵寻欢之果。用遗民之泪浇权贵之醉,何其让人心酸;以权贵之醉衬遗民之泪,何其让人悲愤。这种形象、情景、氛围的强烈反差,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情绪场。

三、举象显情、借象悟情,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