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日月潭的传说》听课感想反思

语文观摩课《日月潭的传说》评课稿
整体简评
一、教学过程非常流畅,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自然。
二、整堂课的设计体现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
1、对文本的把握比较到位;
2、突出了听、说、读、写等实践训练;
3、运用了多种实践手段,如朗读课文、比较句子、复述故事、想象训练等;
4、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比较科学、合理,如动画、音乐等元素的引入。
●值得学习的地方
1、第一环节,设计出彩。
这堂课第一环节所出示的9个四字词语可以说是课文内容的凝练,蒋老师将其分成三组,要求学生“读词→读出词的感情→就词概括课文内容”。这样的设计富有层次、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步递进,不仅使学生回顾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还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训练。
2、科学有效地创设了传说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蒋老师就通过播放动画(与课文内容十分贴合)、配乐朗诵(所选择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与“降服恶龙”“披荆斩棘”的情境十分贴合)等环节的设置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更投入地学习,从而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3、强调朗读,形式多样。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蒋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形式的读,有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领读、跟读;男女对比读、配乐表演读等,达到了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效果。
●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课时内容在安排上稍显不妥。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既有对词语、句段的研读和理解,又有对课文整体把握的训练与检测,还有对日月潭自然、人文地理的描绘与展示,可以说容量非常的大,要上好、上充分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蒋老师出现了拖堂现象也在情理之中。这堂课为《日月潭的传说》的第二课时,建议蒋老师可将介绍日月潭自然、人文地理的部分放在该课的第一课时去完成,这样便可以有效协调课时容量了。
二、教学用语不够简洁。
蒋老师在授课或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的时候,常常会重复自己的话语或重复学生的答语,这样就显得语言不够简洁。
三、板书没有及时写。
原本应该是一问一答一总结一板书的,但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及时写板书,而是之后发觉再补上的,这是青年教师上课时常会出现的情况,我在上公开课时也出过这样的错误,或者是因为紧张,或者是备课时还不够细致。
四、对学生,需引导体会,而不是强加意识。
在就理解课文内容的问答环节中,学生回答不出,蒋老师便将正确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其实可以设计一些简单而有层次的小问题,将学生逐步导向正确的理解,这就需要在备课中多考虑突发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的具体方法。
●个人感受
就青年教师而言,蒋老师的这堂课可以说是十分的出色了,与蒋老师同一年工作的我在听课之后十分欣喜又倍感压力。欣喜的是,青年教师不仅可以做到不输,而且也能赢得漂亮。倍感压力的是,蒋老师的出色表现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欠缺之处,并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