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评课稿 内容页

小学语文公开课活动的评课发言

本次公开课,每一位老师都是非常认真的对待,有着极高的工作热情,从他们的课堂就可以看出来,通过本次听课,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贾华丽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贾老师抓住了两份账单的对比,加上巧妙的点拨,让听课老师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母爱的伟大让课堂变得有情有感,人课合一,这正是语文人文性的表现。
一、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在导入新课时,贾老师不是墨守常规的谈话导入、质疑课题、或是理解题目、情境导入等,而是另辟蹊径板书了一个与数学有关的不等式“0>60”,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
二、加强对比,感受母爱
在学习课文的环节,贾老师重点抓住两份不同的账单让学生感悟母爱的无私无价。当两份醒目的账单出示在屏幕上的时候,不急于让学生说出账单的不同,而是让学生看出不同后,通过自己的朗读告诉大家两份账单的不同,这一环节对学生平时的朗读情况是一个很好的考察,学生在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贾老师就以范读的形式给学生以启发,再让孩子说说两份账单的不同,从而成功地引导学生不但从数量上的区别理解了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很多,而彼得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且从时间上的区别进一步理解了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劳动,使学生感受到了妈妈对小彼得无声、无私和无价的爱。贾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生动的语言时时刻刻感染着学生,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领会课文内容,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思想的熏陶和感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巧借空白,引导想像
老师根据课文中的空白,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谓神来之笔。在充分地感知了两份账单的不同后,怎么让学生感受到并受到教育呢?在这个环节,贾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使孩子的心灵与彼得融为一体,课堂上贾老师深情地问:“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呢?难道妈妈十年的付出一文不值吗?”,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接着配上舒缓的音乐让学生想象:小彼得读着读着,眼前浮现的一幕幕妈妈照顾自己的情景。通过层层铺垫,学生的情感就很自然的流露出来,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这一设计不仅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明白了为什么“0会大于60”,体会到了母爱的无价,理解了妈妈为什么都写的是0芬尼,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注重了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人文性和工具性达到了统一。
而刘艳娜老师讲的是一篇关于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课文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