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优质课教学设计《化蝶》教案

《化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能对歌曲进行分段,并了解各段演唱中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同时对比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听辨主题音乐在呈示部中共出现了几次,它的再现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分析音乐的结构形式和作品的关系。
3、通过学习和欣赏,能听辨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化蝶》,听辨乐曲的主题,听辨主题出现了几次。
难点:掌握演唱中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归纳三次陈述表达了什么。
教学用具:
多媒体,相关资料、图片、音乐和视频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
由越剧《十八相送》(视频)选段导入。
3、作者简介:
阎肃,词作家,剧作家,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创作员。作有歌剧脚本《江姐》,京剧脚本《红灯照》,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北京的桥》《长城长》等。还曾为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撰写主题歌歌词。
4、歌曲分析:
《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与陈钢所做)的呈示部主部主题(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是根据越剧曲调写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5、结合视频,欣赏歌曲《化蝶》,思考问题:
①歌曲可以分为几段?
②每段陈述表达了什么?
③各段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欣赏、讨论并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①歌曲由三个相同的乐段连缀而成,每个乐段为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的开头有前奏(引子),中间有间奏(经过句),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段的三次反复。
②第一次陈述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千古传颂。
第二次陈述是对梁、祝同窗共读生活的回顾及对十八相送惜别心情的深刻描述。
第三次陈述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曲达到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纯真爱情的肯定与歌颂。
③第一次陈述:赞美,明亮轻快
第二次陈述:舒缓,依依惜别
第三次陈述:同情,悲切伤感
6、结合乐谱,再次欣赏歌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伴奏学唱。
7、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爱情主题,思考问题:
①爱情主题在呈示部中共出现了几次?
②爱情主题在再现部出现时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a.压抑凝重b.朦胧暗淡c.明亮轻快
学生欣赏,发言,教师引导、总结
8、小结:
《化蝶》的歌词精炼地概括了民间故事《梁祝》中相爱、惜别和化蝶的三个阶段,也是小提琴协奏曲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