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七年级下册《戏曲大舞台》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保守艺术,培养同学热爱中华保守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同学对舞台艺术发生兴趣,培养同学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同学的综合语文能力。
  【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计划
  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
  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4、指导排演戏曲唱段。
  【活动布置】
  设计四课时
  1、第一课时,指导搜集资料:
  ⑴安排活动布置:让同学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⑵指导同学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的相关资料。
  ⑶同学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布置课外活动时间。
  ⑷教师要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布置、落实责任,指导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2、第二课时,戏曲知识漫谈:
  本课时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的形式进行。
  ⑴介绍下列戏曲知识:
  ①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②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③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④戏曲名剧、名家等。
  ⑵戏曲名段赏析:
  ①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②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③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④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3、第三课时,戏曲知识竞赛
  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根据答题成果记活动得分。
  和:竞赛题目
  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
  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昆剧(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
  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幼稚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发生于哪个年代?(宋代)
  3、中国戏曲表示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扮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扮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脸谱)
  第三组:
  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胜利。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京剧
  2、戏曲扮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3、京剧有哪两种主要唱腔?(西皮、二黄)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扮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示大场景的演出特点,这些演员被称为:龙套
  5、到了十三世纪的金代,标明说唱艺术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都发展幼稚的作品是: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
  第四组:
  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几种艺术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
  2、中国戏曲主要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示人物的?
  (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剧种是:越剧
  4、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代表忠勇,含褒义
  5、古代的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优”是指:古代帝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
  选答题:
  1、说唱对戏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2、“从军”是曹操创立的一种官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多设置“从军”一职,是一种相当县一级的重要幕僚。著名诗人陶渊明和鲍照都做过“从军”。从军戏是唐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它是继承古代的“优”的滑稽戏谑、巧言善辩的保守发展而来的。扮演发展到由两个角色,一个叫“从军”,一个叫“苍鹘”,请问:扮演中被戏弄的角色是:从军
  3、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发生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今存一百多种)和优秀剧作家,你能说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谁吗?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一生写有60多个剧本,现存18种,有很高的国际影响。)
  4、活动目标:感受戏曲魅力,体味戏曲韵味;在活动过程中听说读写,培养语感,提高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活动形式】
  查找资料、访问、收看电视、听磁带、知识竞赛、讨论、写感想
  【活动准备】
  1、安排任务:
  ⑴查找资料或向音乐老师请教,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如中国戏曲的剧种、剧目、渊源、流派、角色、脸谱,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区别等;推荐书目:《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中国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人生奇观·戏剧》推荐网站:咚咚锵──中华戏曲网www.dongdongqiang六十铺中小学教育
  ⑵访问当地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喜好者,了解当地有什么戏曲和其特点。
  ⑶收看中央电视台“梨园风景线”“曲苑杂谈”等栏目或找戏曲磁带、影碟、光盘,听一些著名戏曲扮演艺术家的唱段或念白。把自身喜欢的段子推荐给大家,把精彩的唱词抄在摘抄本上。
  ⑷向戏曲专业人士或戏曲喜好者学几招或跟着电视、磁带学唱几句。
  2、制题。准备奖品。
  3、找一盘京剧、一盘黄梅戏磁带,找一些脸谱,收集相关图片。
  4、制订语文活动评价规范: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学在活动中表示出来的探索精神、独创精神和能力;同学对戏曲了解和研究的程度。
  【活动内容】
  第一课时
  一、播放戏曲,营造气氛
  1、板书:中国源远流长
  2、开场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戏曲的天地之中,去感受中国戏曲的迷人魅力,去体味中国戏曲的悠长韵味。
  3、活动一:请两组同学上台,每组三人。分别播放或范唱一个段子,看谁学唱得最好,由同学举手评出唱得最好的。掌声鼓励,给胜出者一个小礼物。(要唱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京剧《玉堂春》选段: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昼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干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4、活动二:知识问答竞赛。要求举手回答。
  ⑴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国粹”是什么?(京剧、书法、国画、中药)
  ⑵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是什么?(宋杂剧)
  5、活动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和,流行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保守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过去地方剧团非常普遍,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过去的戏迷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了。联系我们家乡的剧种,讨论:
  ⑴中国保守戏曲是去,是留?
  ⑵中国保守戏曲如何解脱困境,获得新生?
  6、活动四:运用戏曲知识来研读鲁迅《社戏》中关于绍兴社戏的描写。
  第116页:“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铁头老生,“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个黑的长胡子的演员外号叫什么?(铁头老生)是什么角色?(老生或须生,武生,武老生)属于戏曲哪个行当?(生)他的黑脸代表什么?(猛智)背上插四张旗,表示什么?(插的旗越多,越……)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说明什么?(说明……)
  接着出场的是一个小旦(相当于闺门旦)。“咿咿呀呀地唱”。小旦是扮演什么的角色?(年轻女子、少女)你知道在戏曲舞台上,谁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荀慧生)
  小旦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一个很老的小生。小生是戏曲中扮演年轻男子的角色,怎么说“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
  “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丑角,俗称什么?(小花脸)扮演什么角色?(滑稽人物)──“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
  “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是扮演什么的角色?(老年女子)“终于”,可见“我”对这一角色的什么态度?──“大家也都很扫兴。”“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地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期于的也打起呵欠来。”
  我最愿意看的是什么?“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我最怕的东西──老旦却出来了,还坐下了唱,唱到天明可能都唱不完。蛇精的脸谱应该是什么颜色?(银色。《唱脸谱》:“银色的妖怪。”)
  《社戏》结尾作者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7、活动五:认脸谱,唱脸谱。
  第二课时
  写一写:
  把你看戏、听戏、学戏过程中的感想或有趣的经历写下来。
  【总结
  这次“戏曲大舞台”的活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对我们中国的戏曲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相信,这次活动后,同学们会更加热爱我们绚烂的中华文化。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