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及说课稿

公开课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案例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内容
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初步学会画角,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具准备:小棒、三角板、练习纸、圆形纸片、三张长方形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拼图游戏:请同学们拿出4根小棒,围成一个漂亮的图形。
拿掉1根小棒,你能将它围成什么图形?
再拿掉1根小棒,你还能将它们围成图形吗?让学生将两根小棒两头接住,拼成怎样的图形。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操作过程中自觉参与学习,一步一步揭示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周围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实物上面有角?比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
2.指角
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角,并用手指给大家看。(学生在指角时可能会出现指角的错误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适时练习:请学生拿出三角板,用正确的指角方法指出三角板中有几个角?
3.认角
我们在三角板中找到了角,请大家来用你的小手摸摸这个角,先来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这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小组讨论,发现角的特点)
我们来给尖尖的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叫做顶点。直直的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
顶点边
请同学们指出三角板中其他两个角的顶点与边。
师生共同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画角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角,你能给你所找到的角画张相吗?(学生活动:尝试画角。并且展示学生作品)
课件展示正确的画角过程。学生再次画角后交流,并且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边
顶点

(学生第一次学习角的认识,要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一概念,需要一个过程,教学从具体实物引入“角”,并通过玩“活动角”,让学生对“角”有了初步感知。)
5.课堂练习。课件演示,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且请学生上台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角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教师的“导”、“扶”、“放”与学生的“探”、“思”相结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大胆探索下,培养了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最后一组练习,及时让学生掌握了新知。)
6.折角
1)小游戏:(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来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提问:你所折成的这个图形有3个角吗?为什么?
7.比角
1)教师出示三种不同的角,比较角的大小?请学生想办法如何来比较?
教师小结:将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比较,张开的大的这个角就比较大。
2)课件出示不容易判断大小的红角与蓝角
请学生比较哪个角大一些哪个角小一些?为什么?
提问:你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3)小活动:
A:请学生用纸条图钉做一个角,教师做一个边较长而角大小相等的角,请学生判断,哪个角大一些。
B:请学生用活动角做一个比教师所做大的角。
C:同桌做角,比较角的大小。
(通过这一游戏,让学生再次将所学的新知理解、掌握、深化,并进一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三:练习:
1.猜角:出示一组图。请学生在下面图形中找出有几个角?并且指出他们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也深化了新知,教学信息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2.动手做一做: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叫数学小灵通,他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裁纸的游戏好吗?
A: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剪刀裁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活动)
B:可是数学小灵通说,一张纸裁掉一个角,也可能有4个角。同学们你想知道是怎么裁的吗?试一试吧。
C:小灵通说:也可能是3个、5个角,你知道是怎么裁的呢?
3.活动:用准备的绳子,同桌合作做一个角。
(通过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在猜测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