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主备人:许田芬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底面的观察,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体会“形”与“体”的联系,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探究活动中,体验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钉子板、橡皮筋、水彩笔、直尺、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作好铺垫
(1)谈话: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一些物体)
师:仔细观察,你能把这些物体分一分吗?
指定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分一分。
分完后,分别请学生说一说每种物体的名称。
小结:这些积木可以分成三类: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2)摸一摸。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
引导: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请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跟同桌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物体,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主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让学生拿着积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说一说感受。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的面长长的、平平的;正方体的面方方的、平平的;圆柱的底面圆圆的、平平的,侧面是弯弯的。
【意图:直截了当的导入,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物体进行进行分类,有效地唤起已有的知识储备。又通过动手摸一摸感受各物体上都有平面,为从“体”到“面”的抽象认识过程打好基础。】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画一画。
(1)谈话:小朋友说得真不错,瞧,手印宝宝来看大家学习了!(老师把手按在黑板上,描出一个手印)
师:刚才老师是怎么把这个手印宝宝搬黑板上的?
请学生描述。
提问:你能把这些物体平平的面像这样印在白纸上吗?
(2)请拿出你最喜欢的一个物体,在白纸上留下一个它的脚印。
分工合作画一画。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3)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演示,并把得到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4)让学生演示沿着边画长方形、正方形或圆的过程,并让每一个学生都照样子画一画。
2、分一分。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