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语文《送往小木屋的信》课后反思

《送往小木屋的信》教学反思
夏晓炜
本课注意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注重情感体验。
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战士们最大的困难。本课中多次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如: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夏天炎热、冬天寒冷的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舍不得做一件事时的做法,理解战士们看信时的感受。从而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个人思考、自由表达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体验到自主学学习的乐趣。
有意识地让学生寻找重点词,通过对重点词的捕捉,训练学生的语感。明白这一自然段交代的要点。如:抓住词语体会疙瘩山的位置和驻守在这儿的警察部队肩负的重任。学生抓住了“九十七万公顷”,知道他们的责任重。抓住了“常年”,知道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节假休息,他们都必须驻守在疙瘩山上。他们是神圣的。
由扶到放,理解指导员的具体动作在表演和比较句子中进行。再引导学生进行对本文的体会和感悟。再理解战士们读信的过程时因为有了前面的理解过程,学生就能在独立、合作的理解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使得文本的体会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
评价比较及时、准确,具有激励作用。评价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答案,更注重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同时发挥评价的导向和调控作用,适时地把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向深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