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多篇

文章来
源学科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4篇
1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杀鸡宰鸭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杀鸡宰鸭》。
2、能根据歌词创编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吃鸡(鸭)等动作。
3、体验生活中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熟悉歌词。  
2、教师事先让幼儿观察捉鸡(鸭)、杀鸡(鸭)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3、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杀鸡(鸭)时做他们的小帮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挂历纸制作厨师帽。  
5、炖鸡汤和红烧鸭的实物,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厨师,导入活动  
1、我是个厨师,今天我给大家做了两道好吃的菜,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菜吗?让我来唱给你们听。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结尾出出示两道菜(炖鸡汤和红烧鸭)  
(评:教师在开头以厨师的身份导入,让幼儿进入“厨师做菜”的情景,使幼儿在开头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有利于活动的更深层的开展。)  

二、幼儿学唱歌曲  
1、厨师做的是什么菜?(炖鸡汤、红烧鸭)要做出这两道香喷喷的菜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毛)  
(评:在这一环节教师巧妙的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结合起来,)  
2、幼儿与教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说歌词。  
(评:在这里出现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同时感受的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的填词歌唱打下基础。)  
3、幼儿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歌唱。  
(评:在没有范唱的情况下,让幼儿尝试填词主动学唱,是基于幼儿对歌词曲调比较熟悉)  
(2)请幼儿用清晰快乐的歌声表现接待客人时的愉快情
感。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鸡(鸭)毛、吃鸡(鸭)的先后过程。  
“在做这道菜地之前,我们先要学会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等准备工作,你看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你喜欢这句歌词配上哪个动作?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双手按|××××××|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请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做示范表演。  
4、启发幼儿为第12小节创编各种表示高兴的动作。(高兴得跳起来、跳起了舞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共同讨论逐句创编1--12小节的歌表演动作。  
(评:这一环节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创编拔毛时“横拔”、“竖拔”、“两只手轮流拔”等都是幼儿的创意。)  

四、幼儿完整歌表演  
1、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  
2、幼儿戴上自制的厨师帽完整的表演一遍,要求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评:这里让幼儿体验一下厨师做好一道菜时的成就感)  
3、请幼儿找一个伙伴合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动作,对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给予肯定。  

活动延伸:教师与幼儿一起用鸡毛和鸭毛做成漂亮的毽子。  

歌表演部分动作提示: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鸭)。  
12小节:作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

2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拥军秧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秧歌步跳绸带舞,表现绸带舞欢乐、热烈的气氛,基本做到舞蹈动作协调、合拍。  
2、借助儿歌,初步掌握秧歌十字步的动作。  

活动准备:人手两根绸带,录音机、磁带,巧虎布偶一个,巧虎笑脸小贴纸若干、老师扮巧虎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巧虎手偶,与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巧虎。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跳跳吧!  
一、复习唱游《巧虎之歌》  
二、学习韵律活动:《拥军秧歌》  
今天巧虎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磁带:这里面会是什么呢?竖起小耳朵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地听一听。  
2、欣赏《拥军秧歌》音乐一遍。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很热闹、高兴)  
我还会听着这段音乐跳舞呢!你们想看吗?(想)  

三、学习舞步:秧歌十字步  
(1)巧虎示范舞步:左脚向前跨一步,右脚向前交叉,左脚再向后分开踏一步,右脚向后收回。  
(2)这种舞步叫做“秧歌十字步”,你们想不想也来跳一跳?(想)  

四、幼儿学跳秧歌十字步  
(1)组织幼儿站在凳子前面跟着老师的儿歌进行练习(向前交叉,向后分开)  
(2)教师提出舞步姿态要求:脚跨出时要轻,两手在身体两侧自由摆动。  
(3)组织幼儿分组反复练习。(熟练后听着巧虎哼的音乐有节奏地跳秧歌十字步)  
(4)巧虎哼音乐,幼儿拿着绸带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5)听录音机里的音乐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五、幼儿表演  
请舞步动作优美的小朋友到台前来进行表演,其他幼儿欣赏,并评选出姿态最优美的幼儿进行奖励。

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葡萄丰收
活动目标:  
1、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垫步,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2、学习如何从“臂测”过渡到“目测”的方法来学会“S”形穿插的队形变换。  
3、在“葡萄搭架”的表演中体验坚持的乐趣,在猜测舞伴活动中体验尝试推测及与新舞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葡萄,今年的葡萄大丰收了,这么多的葡萄在一起,高兴的跳起舞来了。  

二:幼儿站成大圆圈,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  
1、教师唱谱幼儿随音乐复习垫补及手腕转动。  
2、幼儿单圈变双圈,男孩在内圈,并转身面对女孩,(随乐)练习舞蹈基本动作。  

三:女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1、男孩在面向圈里拉手成“葡萄架”,教师示范钻“葡萄架”。  
2、女孩面向圈上站立,按瞬时针方向,在男孩搭成的“葡萄架”下进行“S”形穿插。  
3、男孩原地蹲下,女孩探索摘葡萄动作。  
4、教师唱歌谱,女孩练习钻葡萄架、摘葡萄。要求女孩先用手指,在用眼睛看该钻葡萄架的第一个空间,然后随乐钻一次葡萄架,摘一次葡萄。  
5、随乐练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四:学习垫步看朋友动作。  
1、教师唱歌谱,男孩垫步转身,女孩原地垫步。  
2、随音乐练习垫步看朋友的动作,注意眼神自然交流。  
3、随音乐练习舞蹈1——2遍。  
4、男孩、女孩交换角色,男孩学习“S”穿插的队形变化。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内外圈交换位置的方法。我们可以猜一猜,谁是我们的新舞伴,再随乐舞。

4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熊和小孩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合着节拍自由结伴表演。  
2、想象,创编各种不同的造型动作,学会控制,保持动作的造型。  
3、体验,分享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熊(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段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这两段曲子有什么不同?  

二、欣赏乐曲,熟悉乐曲旋律  
1、师弹奏曲一(小孩玩耍)和曲二(熊走路)让幼儿听赏分辨乐曲一的轻快,乐曲二沉重的不同旋律,并让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2、再次听赏,自由做轻快和沉重的动作。  

三、学唱歌曲  
1、师:轻快的音乐里还藏着一首歌曲呢,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2、师范唱  
3、幼儿回答  
4、幼儿听着旋律一起哼唱歌曲。  

四、创编动作,合作游戏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两段音乐原来是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熊和小孩”,谁来告诉我,哪一段音乐是小孩游戏,跳舞,哪一段是熊出来了?(重点学一学熊走路的样子)  
2、师:我们也来玩这个游戏吧  
3、师讲解游戏规则:曲一,小朋友随欢快的乐曲自由表演,快乐舞蹈。曲二,大熊出场,按音乐节奏边走边巡视小朋友,这时,小朋友立即静止在一个造型动作上,大熊未离开之前一直保持不动。谁动了,就被大熊抓走。大熊离开了,小朋友才继续舞蹈游戏。  
4、师扮演熊,幼儿想象创编各种造型动作,鼓励与同伴合作造型。(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5、请个别幼儿扮演大熊,继续游戏。  

五、结束  
增加扮演大熊幼儿的人数,可突然中断曲一,改弹曲二,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反应能力。

文章来
源学科吧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