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高中新课程改革研讨会发言稿:研究新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新课程改革研讨会发言稿:研究新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

  各位老师,晚上好。高一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半个学期了,针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我感觉每一次活动,我们的老师们都能认真参加,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分析,应该说是确有所获,下面,我代表教务处就校长室布置的三个方面的研讨话题谈一谈我们教务处的想法,以抛砖引玉。

  一、教学现状

  1、新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跨度大,与初中教材之间缺乏较好的衔接过渡。

  2、因为高考模式、要求不明确,感到对涉及到教材内容的广度和难度难以把握,对新添加的内容,特别是让学生动手实际探索的内容在高考中如何体现心中无底。

  3、初、高中衔接内容和现行教材内容与课时之间矛盾较大。

  4、对教材的补充、拓展怀有疑虑。

  5、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高中教师授课时思维方式难以同步。

  二、如东之行的心得

  1、教学研究氛围较深厚

  在新教材教学中,注重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不是被动地适应教材、课程标准,而是积极探索。如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对教材的补充、整合。

  2、备课组的团队精神强,紧紧依靠集体的力量。

  3、他山之山,可以攻玉。

  如东中学的很多做法是多年实践积淀的结果,由于各校情况不尽相同,不可能完全照搬,但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很多,应结合自己的实践认真学习。例如,对教材的研究,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的质量,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精神。

  三、今后的打算与措施

  (一)认识要统一

  1、对新课程应有清醒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不是推翻原有的教育体系来创建全新的教育体系,新旧之间应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新课程关键是新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如: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师生的平等性,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的合作性等。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新课程实施最为核心的工作是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现有的优秀的方法和成果要发扬光大,新课程应给现有的教育模式以新意。

  3、实施新课程改革绝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

  教学上的任何改革,都必须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果离开教学质量,任何改革都是不可行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牢牢树立质量关,没有质量,一切都是空谈。要手中有做法,眼中有目标,心中有质量。

  如东中学的一位老师谈的一句话,我们很欣赏,课堂教学既要中看,又要重用,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要中用。这就是说要保证质量。

  (二)要继续关注现行的高考模式,研究现行高考内容。

  尽管2008年的高考模式尚未出台,但我们认为,新的高考模式不可能完全是全新的,一定是在现行的高考模式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实际上,近两年的高考试卷较往年已经有所变化,已经逐渐体现出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未来两年的高考很可能就是2008年高考的过渡,所以我们必须关注现行高考,善于发现其中的变化,掌握其发展趋势。

  (三)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加强校本教研。

  张校长说过,学校与学校的竞争,其实就是备课组与备课组的竞争,如果我们的各个备课组都强了,质量也就有了保障。

  1、备课组长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精心安排备课组的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备课组定时、定点、定内容备课,认真填写备课记录并按时上交,教务处将每周安排专人巡视。

  2、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集体备课要有主备人,要备教学进度、思路、重点、难点、作业布置及测试安排等,要拿出课案,因为我们班级层次不一,教学对象不尽相同,所以,我们每个老师还要根据本班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同层次班级的教学落差不能太大,如,本来入学时同层次班级的学科均分、优分率、及格率、分数段人数是差不多的,如果在一段教学之后,有些班上述指标与其他班差距明显加大,我们的任课老师就要好好地反思了。

  3、加强集体研究

  (1)对教材的研究,研究教材的处理,如补充、调整、整合等。

  (2)研究教法

  (3)研究考试

  (4)注重专项训练研究

  4、实实在在上好每一堂课,公开课固然要出彩,每天必上的家常课更要上的实在、有效。教学的思路、目标、重难点、容量以及教学效果都要样样落实,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师生的互动性、合作性,不能出现老师唱独角戏,学生无动于衷的课堂,即无效课堂。

  5、注重积累资料,资源共享。

  我们高一年级的任课老师实际上是我校课程改革的先行者,我们在探索的同时,也是为后来者铺路,所以教学过程要留下痕迹,这也有利于我们再回头看时分析、总结、完善。

  (1)分工协作,整理资料

  (2)储存资料,不断积累,形成资源库。

  课程改革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教学舞台,我们要用智慧和辛劳在这个舞台上演一幕幕有形有神、形神兼备的精彩教学之剧。

  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如东中学的参观体会和反思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材“一花独放”的局面再也不复存在了,“新教材”代表了新的理念,教材内容就是教学的全部,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还是能力目标,如何围绕目标决定教材的取舍,是老师关心的重点。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