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主题班会 内容页

中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中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董李鹏山西省阳城县第二中学
【摘要】:目的调查中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现状,为学校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山西省某地区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对网络服务和网络科技产品的依赖性已经越来越深,然而对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对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毫不知情,缺乏必要的识别能力、防范意识以及处理技能。结论中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水平总体较差,有必要提出各种策略来促进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信息安全意识;调查;分析;策略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把人们带入了信息网络时代,随之而产生的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微博、聊天室、网上购物、网游等)及网络科技产品(U盘、智能手机、电脑、PAD等)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在人们探索与陶醉于这些服务与产品的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也在日益凸显并不断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是接受这些新事物最集中,受众面最广的群体,但由于其受到年龄和阅历关系以及此方面教育重视程度的限制,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可能比较低,往往会成为黑客和不法分子攻击和利用的对象,给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1]。因此,借助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融入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水平,已经成为现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1信息安全意识的内涵
国外学者认为信息安全意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即是一种基于思想和行为的活动。
美国工业安全学会定义安全意识为“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与安全方案和减少安全隐患的个人行为有紧密的联系[2]。
美国罗格斯大学定义安全意识为“各成员的知识和态度是一个组织需要保护的实体,尤其是该组织对信息资产的保护。具备安全意识就是成员会感觉到潜在的威胁,这些威胁可能是有些人有意或无意的盗窃、破环或滥用存储在整个组织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3]。”
根据信息安全论坛(2003),信息安全意识被定义为每个员工了解信息安全重要性的程度,与所在团体相适应的信息安全水平,各自承担的安全责任,以及做出相应的行动反应[4]。
综合以上国外学者的观点,信息安全意识通常包括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和对信息安全的理解程度,个人的行为对信息安全的影响,个人应当承担的安全责任,归纳为认知、行为、影响三方面。
本研究以信息安全意识为核心,设计了“中学生信息安全意识调查问卷”,并对山西省某地区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深入挖掘出中学生信息安全的薄弱方面,以期为今后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供依据。
2信息安全意识现状分析
2.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抽取山西省某地区的中学生共计2436人,男生占63%,女生占37%;调查场所主要以学校微机室为主,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2.2问卷设计
本问卷的内容参考了美国计算机应急预备小组(US-CERT)列出的7条非技术性的安全问题:(1)一般的安全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