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主题班会 内容页

2019学年度秋季学期中秋节主题班会

文章来
源一流范文网课件

xxxx-xxxx学年度秋季学期中秋节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中秋节
参加班会人员:初一七班全班同学,老师
班会时间:xxxx/9/5
班会地点:第七中学初一七班教室
班会目的:加强民族团结,使同学更加了解祖国传统节日
开场:时光的车轮展过一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收获是我们成功的希望,希望的种子播洒在7中的校园。今天,花好月圆,我们师生济济一堂,共叙思念之情。今天,中秋佳节,我们一起欢度快乐时光。今天,菁菁校园,我们在嘹亮歌声中把希望起航。今天,月夜良辰,我们在温馨笑语中让理想飞翔。
在这里,让我们激情歌唱,歌唱我们美好的未来。在这里,让我们尽情欢呼,欢呼我们在7中学习的愉快。在这里,让我们诚挚祝福,祝福7中全体师生中秋佳节快乐。在这里,让我们真心祈祷,第七中学明天会更美好!
中秋佳节,我们高歌一曲——放飞心中的歌,让我们心中的歌在7中的校园里放飞,xxxx年初一七班中秋班会,现在开始。
班会过程:
一、我们了解一下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二、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三、传说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淖鹁春桶?鳎?篝嗳⒘烁雒览錾屏嫉钠拮樱??墟隙稹:篝喑??蔗髁酝猓?杖蘸推拮釉谝黄穑?嗣嵌枷勰秸舛岳刹排?驳亩靼?蚱蕖?br>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四、问答题
一、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
A月饼节B团圆节C故乡节D诗人节

二、元宵节和端午节与下面哪个节日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A春节B重阳节C中秋节D圣诞节

三、潮汐与什么有关?
A太阳B星星C月亮D风

四、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A槐树B桂树C柳树D杨树

五、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
A唐B宋C元D明

六、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祭奉月神的祭品B馈赠亲友的礼物C节日食品D地方小
七、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A嫦娥奔月B吴刚伐桂C玉兔捣药D迎涛神说

八、以下哪个国家中秋节不吃月饼?
A美国B日本C意大利D英国

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A王安石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十、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
A仲秋B月夕C秋节D追月节

十一、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
A唐朝B元末C宋朝D明朝

十二、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
A悲欢离合B天气的好坏C凶吉的象征D身体是否健康


五、说一说自己感受
闭场:
①无论在天涯,无论在海角,今夜有明月作证!愿我们初一七班全体同学以班级荣誉为重,努力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友爱,以良好的作风为班级集体做出贡献,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和父母的教育,养育之恩情!同学们,我们的班会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喜庆佳节。最后,祝福大家中秋快乐,往事如意!
②月是期盼,月是牵挂;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是圆满。今夜,圆月如盘,看不见残缺的遗憾;今夜,月光如水,清澈着我们彼此的友谊;今夜,月华如歌,唱响我们心中的激昂。明明暗暗,圆圆缺缺的月亮告诉我们,人生有遗憾,耐住寂寞,坚持执着,去迎接新一轮的较量。同学们,我们的班会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喜庆佳节。最后,祝福大家中秋快乐,往事如意!

文章来
源一流范文网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