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前人写钱塘江的诗句

酒泉子钱塘观潮作者: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作雪堆。”这是唐诗人刘禹锡描绘钱塘江海潮的诗句。

关于钱塘大江的诗句有哪些?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钱塘江潮》唐代 罗隐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秋过钱塘江》 唐代 贯休

范仲淹的钱塘江古诗

范仲淹关于钱塘江古诗是《和运使舍人观潮》,全文如下: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
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
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
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简评:
他把钱塘江潮排山倒海而来的壮观气势,被描摹的淋漓尽致。潮水汹涌澎湃,惊涛拍岸,江城为之震动摇晃,好像要将岛屿强卷而去,潮声象无数勇士的呐喊。水天之间,云雾迭起变幻,放眼望去,犹如千寻白练不收。广袤天地的汹涌江水,足以让大鲲和大鳌畅游无阻。范仲淹用非常出色的语言和表现力,将自己的观感惟妙惟肖、活龙活现地呈现读者眼前。
这首诗,我们看似范仲淹在写钱塘江气势磅礴的景观,其意实非写景,而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蕴含着很深的意义。
这大潮来的凶猛,南方的吴人,在江里无忧虑地自如的摆弄船只,而“北客”看到这奇观,非常害怕,认为这大潮是要摧毁一切。范仲淹则认为只有这大潮的力量,广阔汹涌的江水,才能使大鲲和大鳌畅游无阻,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条件,是自然法则,而并非想摧毁“巨舟”。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目的是使社会向前发展。他借大潮的自然现象,说明自己在改革大潮面前,无所畏惧。他是吴人,自比“子胥”忠义,告诫“北客”(暗指政敌),并非要推翻朝廷,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的潮流,改革是必然的。
范仲淹胸中的波澜,如钱塘江气势磅礴,潮水般汹涌澎湃,他要将忧患天下冲刷去,誓把快乐乾坤转回来,建立“乐与人共”的理想社会,这是他终身的抱负。此时,晚年多病的范仲淹,面对宽阔的钱塘江,心忧着国家的命运,无尽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奈,“谁能问天意?”只有自己独见新政改革的“涛头”!事与愿违,最终北宋王朝被历史大潮冲刷而去。以上供参考。